王化珍
来源: 医院宣传科 时间: 2021-09-28 点击人次: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区人民医院王化珍——
一名儿科医生的情怀
一名儿科医生的情怀
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统计,我国执业医师中仅有3.9%是儿科医师,而占全国总人口近18%的儿童需要他们的服务,比照发达国家儿科医师配备标准,我国儿科执业医师存在较大缺口。国家卫健委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医疗机构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日均承担的门诊人次数是其他医师工作量的2.4倍;年均承担的出院人次数是其他医师的2.6倍。而生育政策的放开,无疑也让儿科医疗服务在本就人手不足的情况下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对大多数从医者而言,儿科可能并不是个理想选择,但总有一些少数派,选择迎难而上,区人民医院儿科医生王化珍就是其中一个。当被问到为何选择儿科时,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干儿科是自己的主动选择,因为喜欢孩子,想给他们治病。
走进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病区接待室,一面 “锦旗墙”格外显眼,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新生儿离开监护室回到妈妈怀抱的动人故事。
从1998年参加工作,在儿科专业深耕23年,她成长为医院儿三科、新生儿病区主任,是儿科教研室副主任,济宁医学院兼职副教授,同时担任济南医学会第十届儿科学委员、新生儿学委员,济南市妇幼保健协会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儿科学中西医结合分会委员,擅长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对新生儿疾病及儿科急危重症病人救治有丰富的经验。
耐心的考验对儿科医生而言,随处随时都在。每天在孩子哭闹声中出诊的王化珍,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更仔细,更认真,更多安慰,更多沟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家长做详尽解释。王化珍说,“在孩子病情很严重的时候,不光是孩子难受,家长往往是最为焦虑无助。这时候也最需要医生的安慰和帮助。”
“在就诊过程中,家长非常需要医生就孩子的身体情况做详尽解释,比如这个诊断是什么意思,疾病本身是怎样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有哪些,药物的副作用有哪些……把这些情况都给家长解释清楚,还要对病情进行预判,告诉家长哪些情况下需要复诊,在充分地沟通中逐渐建立起家长对医生的信任。”
尽管忙累,但提到工作,王化珍很有成就感。参与新生儿重症监护工作20年,她几乎参与了新生儿病区收治的大多数新生儿的抢救,经她之手治愈的患儿也不计其数。很多患儿是她看着长大的,很多早产儿经过抢救,像正常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当时可能都要放弃的一个小生命,现在没有留下后遗症,健康长大了。”王化珍说:“这时候是最有成就感的,也很骄傲自己是一名儿科医生。”
给他们生命之初最温暖的呵护
一张妈妈抱着孩子的照片,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但是王化珍一直无比珍贵地保存在手机相册里。照片上的男孩是新生儿病区曾经的小患者,看起来健康、活泼,和正常出生的儿童没有两样。
在王化珍和团队的努力下,孩子生命体征逐渐平稳,体重渐渐增加,60天后,终于痊愈出院。10个月后,因为咳嗽妈妈带他来到门诊,王化珍看到孩子健康活泼,回想他在新生儿病区的情形不禁感慨万千,遂举起手机给孩子拍下这张珍贵的照片。
这些年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为数千个孩子带来了新生命,保持了较高救治成功率。住院最长的患儿住了60天,救治最小的患儿只有900克,王化珍带着团队,从呼吸关、喂养关、感染关开始,一关关地闯,创造了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奇迹。
一张张笑脸,一个个康复的孩子,背后是一个个幸福的家庭。王化珍说,“孩子带着病痛而来,经过我们治疗,健健康康地离开,这确确实实会给我们每一位儿科医生带来很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也鞭策我们更加努力,更用心地呵护孩子们的健康。”(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