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返回首页

于牧川

来源: 医院宣传科  时间: 2021-09-28 点击人次: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区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医生于牧川
——以初心坚守点亮白衣荣光
 
   脚踏实地的工作,废寝忘食的学习,使自己成长,使科室发展,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医生,稳重不张扬,他以勇于担当和甘于奉献的医者初心点亮这身白衣荣光。
                        ——题记
 
   “从0到1,万事开头难。但作为一名医生,更必须要穷尽全力。”
   1999年毕业的于牧川,在肝胆外科一干就是22年。22年来,他始终踏踏实实钻研业务,始终把技术创新摆在首位,坚持推广先进的肝胆外科技术。从0到1,少不了要闯过一个个难关,攀越一座座险峰。

   “虽然很难,但总要有人走第一步” ,坚定的决心促使他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第一次”。全区率先开展ERCP相关技术、解剖性肝切除、腹腔镜下肝脏肿瘤微波消融、腹腔镜脾切除、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从传统三孔腹腔镜到单孔腹腔镜手术,于牧川完成了多个从“0到1”的突破,使医院肝胆外科技术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

   据了解,被誉为消化内镜诊疗“皇冠上的明珠”的ERCP手术,包括ERCP+EST(经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胆管取石)和EMBD、ERBD(经内镜胆管支架置入)等技术,均为内镜四级手术,操作难度大、手术风险高,需要穿着厚重的铅衣在放射线下手术。即使对身体的伤害无法避免,即使一台手术下来手术衣被汗水浸湿,于牧川仍一直坚持和努力着,并成功将这项技术发展成熟,为全区胆系结石和良、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带来了福音。
   目前,年ERCP手术量近200例,手术的质和量都在济南市各区县级医院中名列前茅,同时,他将肝门胆管癌根治、巨大肝癌切除等四级手术向精细化、标准化发展,并在复杂外伤性肝脏破裂救治基础上进行改进,开展了肝破损部位一期切除,显著减少了术后胆瘘、出血、肝脓肿、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坚守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做一个诚实、正直、忠厚、谨慎、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人,关心、关爱病人,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病人解除病痛。”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急症手术对是家常便饭。记得是一个年三十下午,正准备下班回家过年。一位89岁高龄的老大爷被家属送到了急诊室,他发着高烧,打着寒颤,面色焦黄,神志不清。通过及时检查和会诊,被诊断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这种疾病是肝胆外科的急危重症,如不及时解除梗阻,患者有可能随时出现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会诊后,于牧川果断决定行急症ERCP,给予鼻胆管引流。在麻醉、介入多科协助下,肝胆外科团队順利完成了手术,大爷的鼻胆管里引出了大量脓液,梗阻解除了,体温也很快降了下来,感染性休克得到了控制,大爷得救了。大爷的儿子激动地握住于牧川的手久久没有松开。

   在完成临床工作的同时,于牧川还担任外科教研室秘书,具有丰富的实习、进修带教和管理经验。分别于2006年及2009年被滨州医学院评为优秀带教老师。自2012年开始对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四年级学生进行普外科的授课。2015年荣获济宁医学院第一届教学查房比赛一等奖,同年被评为济宁医学院2013-2015年度优秀教师,指导了多位实习学生的临床技能操作,并在比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一种理性的谦卑、职业的操守和医学人文的朴素境界。作为一名医生,于牧川始终向着这句医学格言而努力。(文莎莎)

  • 打印本页
  • 关闭本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