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路上
来源: 医院宣传科 时间: 2020-09-08 点击人次: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2015年10月23日凌晨5点,一辆120救护车呼啸着穿过章丘市中心大街,直奔市医院急救中心。车里躺着的是我已经昏迷不省人事的娘亲。
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因为再过一天就是母亲66周岁生日,我们连生日庆祝仪式都已准备妥当。谁能想到一场突发性的脑溢血让一个原本体格健壮、本该可以安度晚年的娘亲倒下了。
母亲被急救车送进医院,经过一系列抢救和检查诊断,判定为大脑出血,需要住院立刻手术。当天神经外科上班的医生恰是李文科主任,鉴于病情紧急,在病房做手术是最节省时间、最快捷有效的方式。作为家属,我们知道无条件信赖和服从主治医生能为快速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李主任,手术有危险吗?手术时间长吗?”
“手术时间不长,一个小时左右。不用开颅,属于微创,在头上打几个小洞,将溢出的血用导管引流出来。风险不是太大,这种手术在我们医院是常规手术,经常做。”李主任轻松地回答。
简短几句话,打消了我们所有的疑虑和担心。医学界泰斗威廉奥斯勒在其《生活之道》一书中说过:“医生的作用就是,总是去安慰,常常是帮助,有时是治愈”。来自医生的安慰效果胜过路人千言万语。
接下来一个小时,感觉就像过了一年。姐弟三人守在病房门口,寸步不离,一动不动数着秒一分一分地度过,生怕一个闪失不注意,就会失去娘亲。与此同时,我双手合十,心中发着自打记事以来最狠的宏愿:“我愿拿自己10年的寿限换取母亲10年的生命!”不为别的,只为报答娘亲对我们姐弟三人的生养之恩。我们姐弟三人无法接受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如今都已成家立业,本应该尽儿女之孝让父母颐养天年之时,怎么可以突然离我们而去?谢天谢地,也许是天遂人愿,再加上李文科主任的精湛医术,手术顺利完成。当看着头上插着引流管、鼻子上戴着氧气管的母亲能自主呼吸、有生命体征时,所有的担心和恐惧都化作感激的泪水,感谢医生,感谢苍天,让我们有机会得以继续照看母亲,尽儿女应尽的责任和本分。
母亲整整昏迷了17天,才睁开眼睛。这17天里,我们姐弟三人分工,白天黑夜轮班守护,眼睛片刻不离那台显示心跳和血压血氧的监护仪。这17天中,我曾找到神经内科的高向东副院长委婉表达要转院到省城大医院的诉求。高院长综合考虑病人的病情,并负责任地告诉我:“鉴于现在病情稳定,等待苏醒期,还是建议不转院,在本地医院观察治疗为好。”于是我们就在观望、焦虑、迷茫、纠结中,迎来了母亲的苏醒,我们喜极而泣,所有一切的等待和付出都有了价值。我们送上了一面锦旗,表达对医院、对医生的感激之情。
母亲病情逐渐稳定,在医院度过了31天后,终于能出院回家静养了。母亲虽然不能开口说话,不能下床走一步路,但她的生命活着,这种结果我们做儿女的已经感到满足了,是医生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帮我们从死神手里抢回了母亲的生命。全家人自此对医生、对医院多了一份敬意和尊重,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医院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是白衣天使工作的地方,在那里患者的生命真的可以得到挽救和延续。
距离母亲治愈出院至今,已近五年时间。母亲大脑的语言中枢和行为中枢因受到神经压迫而无法言语和行动,临床上称之为脑溢血引发的偏瘫。她虽只能长期躺在病床上,但思维意识清晰,能够用眼神、脸部表情和手部动作与家人们进行简单交流。我每次一进娘家门,发自内心、大声地喊上一声:“娘”,躺在床上的母亲就会转头看向门外的方向,用眼神和一只挥舞的胳膊迎接她女儿的到来。
我知足,母亲现在能够不是太痛苦地活着。近5年时间,在我们精心照料下,母亲白白胖胖,精神情绪状态稳定,儿孙绕膝,眼里经常流露出满足和笑意。只要一回到母亲身旁,我会一边给母亲擦洗,一边将身边发生的新鲜事讲给她听,把我遇到的困惑事说给她听,征求她的意见。母亲就会用微笑点头或者严肃摇头评判我做的对还是不对。我跟母亲有一个约定:告诉她,一定要好好活着,等过几年,我退休后就可以全天候陪在她身边,伺候和照顾她。只要母亲在世一天,我就是有妈的孩子。无论我多大年龄,在母亲面前,我都可以肆无忌惮地撒娇或者毫无顾忌地流泪。那个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就称之为老家,而不是回不去的故乡。
2020年初春爆发一场百年不遇的新冠病毒大疫,广大医护工作者踊跃参加了援鄂抗役。他们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指挥下,逆行救治,精准施策,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控制住了疫情,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保卫了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与时至今日,在全球其他国家仍然泛滥失控的新冠疫情相比,作为中国人,我们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不言而喻。我们再一次对医护这个职业肃然起敬,他(她)们就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和最伟大崇高的职业。
2015年,那时我女儿刚上高一,看到从小疼爱她的外婆在医院医生的精心救治下生命转危为安后,对医学这个职业充满了神秘和崇高的向往。在2017年高考过后,毅然决然选择了临床医学专业,现正在考研的道路上努力拼搏,并按照她的志向是考研读博不断前行,掌握真正高超的医学技能,去帮助和救治更多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时隔一年,2018年我的侄女高考完后也欣然选择了护理专业。作为家人,家中有医生、有护士,即可济世,又可营生,甚是欣慰。姐妹俩力争继承和发扬医学、护理的优良传统,不断修身养德,掌握技能,做一名对社会有用之人。(作者:李杰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