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返回首页

流感≠感冒,而是需要科学应对的传染性疾病!

来源: 医院宣传科  时间: 2025-02-05 点击人次: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近日,知名女演员因流感并发肺炎突然去世引起了大众关注。“流感”全名为“流行性感冒”,许多人看到“感冒”两个字,以为是普通感冒在流行,因而掉以轻心。然而,流感为何会致命?又该如何科学防治?
 
01.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流行特点,常在冬春季流行。主要分为甲流、乙流,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02.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流感的全身症状通常比普通感冒更重,主要表现为39-40℃的高热、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等不适。而对于普通感冒,发热、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相对较轻,以鼻塞、流涕、嗓子疼为主要表现。
从症状上分辨流感和感冒,有时不会很准确,最快速、最精确的方法是病原检测。
 
03.得了流感怎么办?
   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居家休息,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如果出现高热(>39°C持续超过48小时)、意识障碍、呼吸困难、胸痛、严重咳嗽、严重呕吐腹泻或持续的体力不支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并做好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孕妇、儿童、老人以及慢性病患者等流感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导致重症,应尽快就医、尽早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如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对流感病毒无效。
 
04.一定要重视流感疫苗接种
   每年的9月和10月通常是接种流感疫苗的好时机,但即便在10月底前没有打上疫苗,在整个流感季都可以接种。而且,由于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每年流感流行株可能发生变化,因此,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接种。
   当你身边有人说“我得流感了”,不妨提醒:流感不是“重感冒”,而是需要科学应对的传染性疾病。及时识别38.5℃以上的高热、肌肉疼痛等预警信号,把握黄金48小时抗病毒治疗期,才是现代医学赋予我们的生命护盾。记住,区分流感和感冒不仅关乎个人健康,更是阻断病毒传播链的关键一环。
(部分信息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王 芳
审核:秦慧聪
 
  • 打印本页
  • 关闭本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