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返回首页

检验项目抽血前为何要空腹?哪些项目需要空腹?

来源: 医院宣传科  时间: 2025-01-21 点击人次: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在医学体检中,抽血是一项常见的检测手段,通过抽取血液样本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多种生理指标和健康状况。然而,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许多抽血项目要求在空腹状态下进行。你知道抽血前为何要空腹以及哪些项目需要空腹吗? 
 
一 抽血前为何要空腹?
 
  1. 确保结果准确性:空腹状态下,人体处于基础代谢状态,血液中的各种成分相对稳定,有利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进食后,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如糖分、脂肪等会被吸收进入血液,导致血糖、血脂等指标升高,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避免血液粘稠度变化:进食后,胃肠道吸收营养物质,血液中的脂质、蛋白质等成分会发生变化,可能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影响血液检测结果。
  3. 减少药物干扰: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血液检测结果,如抗生素、激素等。空腹状态下,药物对血液成分的影响较小,有利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 可比性:临床检验项目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是基于空腹抽血而建立的。只有在空腹状态下抽血,才能使检验结果在人与人之间具有可比性。
 
二  哪些项目需要空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661-2020〈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需要空腹采血的检测项目包括(不限于):
 
   1. 生化检查
    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脂蛋白a、载脂蛋白)、血糖、游离脂肪酸等。这些检查项目容易受到食物摄入的影响,空腹状态下进行能更准确反映身体状况。
   2. 内分泌检查
    如胰岛素、C肽水平的检测。食物摄入会影响激素的分泌和代谢,进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骨代谢标志物
    骨钙素、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骨碱性磷酸酶等; e)
   4. 其他血液检查
    血小板聚集率(比浊法),血液流变学(血粘度)。
 
三 空腹的具体要求
 
       空腹要求至少禁食8h,以12h~14h为宜,但不宜超过16h。空腹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血糖等指标发生变化,不能准确反映平时的水平。宜安排在上午7:00~9:00采血。
     • 饮水:抽血前可以少量饮水,一般不超过200毫升的白开水或矿泉水,以饮后不感到口渴为宜。不能饮用牛奶、茶、饮料等,否则可能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
     • 饮食注意:抽血前一天晚上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饮酒、暴饮暴食及食用过于油腻、辛辣、高糖的食物。
   空腹抽血是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饮食、药物等因素对血液成分的影响。在进行这些检查前,应严格遵守空腹要求,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指导,请及时咨询医生。
 
供稿:检验科
 
  • 打印本页
  • 关闭本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