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返回首页

章医科普丨小蜱虫大危害,暑期防护与应对指南

来源: 医院宣传科  时间: 2024-08-12 点击人次: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当下正值暑期,众多家长领着孩子们踏入山林、草地,让孩子们尽情地在大自然中自由呼吸、欢快玩耍。然而,在尽情游玩的同时,务必做好防护措施,谨防被野外的虫蛇等咬伤,以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蜱虫咬伤,便是其中需警惕的情况之一。
 
   蜱虫,俗称草爬子、牛虱等,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小型寄生虫,常寄生于动物或人体的体表,依靠吸血生存。它们不仅会导致皮肤瘙痒、红肿等局部症状,更为关键的是,某些种类的蜱虫还是多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的传播媒介,当中最为人熟知的有莱姆病、森林脑炎、无形体病以及巴贝西虫病等。所以,强化蜱虫感染的防控工作,对于保障公众健康意义非凡。
 
 
一、认识蜱虫
1. 蜱虫的基本特性
形态:蜱虫体型微小,未吸血时呈扁平状,吸血后其体积会大幅膨胀。其体表通常有硬壳(硬蜱)或软壳(软蜱)。
生活环境:大多栖息于草丛、灌木丛、森林、草原等植被繁茂、环境潮湿之处。
活动习性:多在春夏时节活跃,尤其是在温度适宜、湿度较高的天气。
 
2. 传播疾病的方式
蜱虫通过叮咬宿主,将自身携带的病原体注入宿主体内,进而引发疾病。病原体在蜱虫体内能够长期存活并繁殖,而宿主可能在毫无察觉中受到感染。
 
 二、蜱虫感染的预防
(一)降低暴露风险
 
1. 避免涉足高风险区域:尽量避免在蜱虫活跃的季节进入草丛、灌木丛等植被浓密的区域。
2. 做好防护着装:进行户外活动时应身着长袖长裤,并将裤腿扎紧,以此减少皮肤的暴露面积。同时,穿着浅色衣物有助于发现附着于衣物上的蜱虫。
3. 合理使用驱虫剂:在暴露的部位涂抹含有避蚊胺(DEET)等有效成分的驱虫剂,能够降低蜱虫叮咬的几率。
 
(二)宠物管理
 
1. 定期驱虫:为宠物(例如狗、猫)使用适配其种类的驱虫药物,以降低宠物携带蜱虫的风险。
2. 仔细检查宠物:每次宠物户外活动归来,都要仔细检查其身上是否有蜱虫附着,并及时清除。
 
(三)环境治理
 
1. 清理杂草:维持居住环境周边的整洁,定期清理杂草和灌木丛,减少蜱虫的栖息之所。
2. 科学使用杀虫剂: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针对高风险区域采用环保型杀虫剂进行消杀。
 
三、人被蜱虫咬的早期症状
 
人被蜱虫咬后的早期症状包括红斑、皮疹、类似禽流感症状等,一旦出现,需及时前往医院检查,明确状况后再进行对症治疗。
 
1. 红斑
被蜱虫叮咬后,人的皮肤会出现鲜红色的充血性红斑,红斑可能会蔓延至其他正常皮肤,常见于腰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皮肤,同时伴有皮肤瘙痒和灼热感,部分红斑还会出现鳞屑。所以,一旦发现异常,必须高度重视。
 
2. 皮疹
被蜱虫咬后,皮肤会出现丘疹样的皮损,部分患者会出现红色的小结节、水疱等。皮疹会有瘙痒和疼痛的表现,这也是被蜱虫咬后的早期症状,因此发现不适应尽早就医。
 
3. 流感样症状
人被蜱虫咬后,可能会出现腹痛、恶心、头痛、咽痛、肌痛、纳差、发热、畏寒等流感样症状。这是由于蜱虫叮咬后,机体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肌酸激酶和转氨酶增高,导致人体多个器官功能受损所致。所以,被蜱虫咬后应当及时检查和治疗。
 
四、预防治疗
 
1. 进入草地、树林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外露部位要涂抹驱避剂。
2. 倘若不小心被蜱虫咬伤,切勿用镊子等工具强行除去或用手将其捏碎,应当用乙醚、煤油等涂抹在蜱虫头部,或者在蜱虫旁边点蚊香,促使其自行松口;也可以使用液体石蜡、甘油等厚厚地涂抹在蜱虫头部,令其窒息松口。
3. 被蜱虫叮咬后,若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或红斑等状况,应及时就医。
 
五、蜱虫叮咬后的处理
 
蜱虫叮咬后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切勿用力撕扯:
蜱虫叮咬时,会将头部扎入皮肤。若用力硬拽,容易使蜱虫头部残留在人体内,增大感染的风险。
 
2. 局部封闭并麻醉蜱虫:
可在伤口周边使用盐酸利多卡因、酒精、碘酒等进行局部封闭,以麻醉蜱虫。用镊子贴近皮肤,夹住其头部,缓缓向上提起,取出后及时对伤口进行消毒。尤其要注意蜱口器里的倒刺不能留在皮肤内。
 
3. 消毒处理:
使用碘伏(聚维酮碘)或过氧化氢溶液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
 
4. 药物治疗:
倘若皮肤表面出现红肿、疼痛的现象,患者应遵循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以缓解不适并防止感染。
 
5.观察身体状况:
被蜱虫叮咬后,应密切留意身体状况,若出现发热、乏力、头痛、恶心等全身症状,或者叮咬部位出现红肿、疼痛加剧等情况,应当及时就医。
 
在处理过程中,要保持皮肤清洁卫生,避免沾水,以防感染。同时,要注重合理膳食,减少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取,有助于身体恢复。
 
供稿:公共卫生科  张冬青
 
  • 打印本页
  • 关闭本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