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返回首页

初心筑就健康梦 我与医院共成长

来源: 医院宣传科  时间: 2020-12-31 点击人次: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我的急诊3.0时代

   2020年,我院迎来建院70周年,作为急诊科工作十五年的急诊人,见证了我院急诊科的“三级跳”。就所在的场所而言,从三层住院楼到十层外科楼再到现在的二十层的内科楼;就规模而言,从简单的急诊分诊模式,逐渐发展到具有完整的专业人才梯队和学科单元的特色专科。回顾一下我的急诊工作经历也跟随急诊的变迁分为了三个阶段:急诊1.0时代—2005-2008年,万千磨难的急诊住院医时代;急诊2.0时代—2008-2016年,百炼成钢的急诊主治医时代;急诊3.0时代—2016年至今,临床与心理相结合的急诊人文医时代。

我的急诊1.0时代
   高考结束我走上了学医之路,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了美丽的家乡章丘,成为了章医的一员。当被告知分配到急诊的那一刻,心中充满了忐忑与好奇。在我的印象里急诊是医院救治前哨,病人病情危急且变化快,随时可能危及生命,优秀的急诊科医生必须有扎实、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以及熟练、全面的操作技能,自己能否胜任呢?记得当时的急诊科老主任微笑对我说道:“欢迎来到咱急诊的家,这儿是个大熔炉,尽快成长起来”。当时的急诊科只有5张床位,收治病人包括心血管急症及各类急性中毒患者,每天看到科里同事忙碌处理着病人,心里暗下决心,尽早的适应环境,不断的完善自己,半年后终于开始值急诊班,然而“夜班之神”却比较欺生,自己的班往往成为危重病人集结地,护士姐姐们往往苦恼不已,面对纷繁复杂的急诊病人,如何迅速准确的作出判断、如何合理有效的与家属进行沟通、如何统筹实施有效抢救,经过三年急诊洗礼,万千磨难后使我迅速成长为合格的住院医。

我的急诊2.0时代
   我的急诊2.0时代从08年开始,搬进外科楼后急诊的区域涵盖整个一楼,科室完善了院前急救、急诊科、EICU三环相扣的急救模式,构成快捷、有序、高效的服务模式。在这期间自己也取得了心血管中级资质,重症医师资质,同时圆满完成进修任务,百炼升华为一名急诊主治医。印象很深的是曾接诊一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病人比较年轻,只有35岁,工作过程中发病,病情紧急,当地医院做完心电图后立即转诊来院,一路上病人生命体征稳定,自我感觉症状缓解,当病人抵达急诊,搬运到抢救车那一刻突然双眼上翻、四肢抽搐,情况万分危急,结合病史立即做出“恶性心律失常-室速”的诊断,转身拿过除颤仪实施电除颤,病人随即结束抽搐,除颤仪记录下了整个过程,前后只用了半分钟,正是因为及时施救,病人神志未受任何影响,随即和主任一起给病人行冠脉造影开通了血管,病人转危为安。当遇到病人病情危急,家属难以沟通时不再是无奈和等待,可以游刃有余进行处理。

我的急诊3.0时代
   2016年我们急诊搬至新建二十层内科楼,一楼急诊用于接诊急诊病人,二楼急诊病房增至40张床位,整个急诊总面积达20000平方米,定科人员87人。在工作中发现社会压力增大导致人们焦虑、抑郁情绪增加,由此导致服药中毒病人逐年增加,另外滞留急诊的终末期患者及家属表现的尤为明显,于是发挥自己作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优势,将临床知识与心理学知识相融合,积极治疗同时给予相应的心理疗护,使就医的过程更加顺畅,医患间的关系更为融洽,这种跨学科治疗达到省级领先水平,在北京协和国际高峰论坛及中国首届人文峰会上得到专家的肯定。同时自2017年组织开展了社会公益活动“急救进万家”,三年来分别走进厂矿、社区及学校共计46家单位,宣讲最基本的急救知识与技能,使人们在遭遇突发状况时不再是无奈与等待,受益群众近万人,得到大家一致好评。

   十五载岁月匆匆流逝,做为章医急诊科的一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强化责任意识,无怨无悔坚守章医急诊科阵地,此时此刻如果有人问我:是否为当初选择章医,选择急诊而后悔,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章医急诊成就了我,对于当初的选择无怨无悔!”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坚守本心!我们有足够的理由与信心相信,我的急诊4.0时代会很快来临,章医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急诊内科  张帅)

  • 打印本页
  • 关闭本窗口